行业动态
“地沟油”之殇:技术标准不能治本
2011/9/23 11:52:19 本站原创 佚名 【字体:

地沟油”,这个本来应该在环卫工作中使用的名词,如今却更多跟老百姓的餐桌联系到了一起,让大家谈“油”色变。

  “地沟油”快速检测定性能否做到?食用油标准检测的问题到底出在哪?记者试图寻找答案时却发现,如果将“板子”完全打在检测标准漏洞上,实则是冤。

  从确保食品安全的角度说,检测和下游监管本应是最末端环节。仅从技术角度探讨“地沟油”对人体有多大危害以及是否再流回餐桌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  业内专家也对《科学时报》记者呼吁,安全食品不是靠监管,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。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配之以严格的究责制度。

  检测难在哪?

  有专家指出,由于“地沟油”检验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,国内外尚未建立起科学可行的检验方法,且检测标准尚不明确,这为监管带来了困难。

  官方的回应似乎验证了这一说法,“地沟油”检验方法的出台正在途中。据新华社9月18日消息,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,卫生部正在组织相关单位和业内专家加快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“地沟油”检验方法进行论证。

  对此,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刘清珺对《科学时报》记者表示,所谓“地沟油”检测之难,其一是指现有的检测指标是针对可食用的植物油的,而“地沟油”从广义上是人们对回收利用的各类劣质油的统称,不可能事先对有问题的食品出台标准。

  其二,符合标准的不一定不是“地沟油”。当前,食用油检测通常都是检测酸价、苯并芘、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。检测和造假永远是猫捉老鼠的游戏,如果仅检测这9项指标,不法分子经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,即使是“地沟油”,也可能实现表面指标的合格。从科学上讲,即使没有发现有害物质,也不能说明受检合格样品中不存在新的或潜在有害物质,但却说明现有的检测指标对检测“地沟油”、打击食用油中的掺假行为已力不从心。

上一篇: 服装织物胀破强力试验影响因素分析
下一篇: 美将强制执行儿童用品第三方检测认证